谷子收獲實地調研:大多產品仍不能滿足收獲需求
谷子收獲實地調研:大多產品仍不能滿足收獲需求
小米一直以來都受到北方人民的喜愛,而作為小米的原材料——谷子也隨之受到追捧,種植面積也逐年攀升。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傳統(tǒng)收割、脫粒、分選……等等工序費時費力,成本也很高。農民朋友需要一種集收割、脫粒、分選俱佳的機械產品來提高生產效率、降低成本。
谷子,古稱稷或粟,亦稱作粱,脫殼制成的糧食,因其粒小,直徑2毫米左右,故名。在中國已有7000多年的種植歷史,由于它的適應能力強,在干旱貧瘠的土地上也可頑強生長,所以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區(qū)種植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。谷子原產于中國北方黃河流域,內蒙古,東北地區(qū),主要集中在赤峰、通遼一帶。本次調研以河北省為主。
1. 河北省谷子種植面積
約350萬畝
2. 區(qū)域內畝產量
不同地利、品種、播種時間、管理措施、播種方法等差別較大,河北省畝產量在300公斤左右。
3. 河北省谷子機收情況
目前,省內谷子種植大戶選擇機器收割的較多,散戶大都仍依靠傳統(tǒng)的人工進行收割。
4. 收割日期
9月份中旬(河北省內),一般省內的谷子收割期在10天左右。
5. 谷子成熟標準
當穗中下部籽粒穎殼變成本品種色澤,籽粒背面殼呈現(xiàn)灰白色即 “ 掛灰 ” 時,籽粒變硬,莖節(jié)開始皺縮、成熟、斷青,說明全穗充分成熟,是收割的最佳時期。
6. 谷子機器收割難點
通過走訪一些嘗試過機械收割的機手發(fā)現(xiàn),雖然有些機械產品可以進行谷子的收割作業(yè),但是存在收割時谷穗丟失多、脫粒不凈、雜余多、損失率高等多種問題,一直沒有很好的產品來滿足農民朋友的需求。
2014年起筆者所在公司一直在探索谷子的機收之路,對全喂入履帶式聯(lián)合收割機與輪式聯(lián)合收割機進行試割,實現(xiàn)對谷子的收割、脫粒、清選、莖桿粉碎的功能。通過在收獲季節(jié)成功舉辦多次谷子機收現(xiàn)場演試會、谷子機收客戶交流會等活動,目前附近種植戶都已認可谷子機收效果,同時久保田機器也得到了購機者的好評。
聲明:農機大全所有(圖文、音視頻)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,僅供網友學習交流,版權歸原作者。若您的權利被侵害,請聯(lián)系 56325386@qq.com 刪除。
載注明出處:http://m.wgjtg.com/news/25696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