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省嚴守耕地紅線
我省嚴守耕地紅線
? 我省各級政府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,切實履行耕地保護目標責任,扎實推進耕地占補平衡,有序推進耕地數量、質量、生態(tài)“三位一體”保護,耕地保護成效顯著。根據年度土地變更調查,全省耕地面積為10474萬畝,與國家下達的耕地保有量目標9100萬畝相比,實際耕地保有量高出耕地保護目標1374萬畝。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貢獻。
耕地保護目標任務超額完成。全省共劃定永久基本農田7386萬畝,超出國家下達的7380萬畝保護目標任務6萬畝,劃定后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率達81.16%。全省多部門累計投入資金245.66億元,建成高標準農田1627.98萬畝,超出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55.68萬畝。
耕地占補平衡制度有效落實。“十三五”期間,全省建設占用耕地總量為41.9萬畝,平均每年占用耕地8.38萬畝,嚴格按照“先補后占”“占一補一”“占優(yōu)補優(yōu)”“占水田補水田”的占補平衡政策要求,完成耕地占補平衡任務。在實現(xiàn)耕地占補平衡的基礎上,有力保障了各類建設項目及時落地。
節(jié)約集約用地意識普遍增強。貫徹落實《節(jié)約集約利用土地規(guī)定》和“增存掛鉤”制度,強化供地率對新增建設用地安排的約束,各地供地率均達70%以上。全力推進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處置工作。“十三五”期間,全省共消化批而未供土地23822公頃,共處置閑置土地7803公頃,2020年,全省閑置土地處置率達67%,位列全國第二。積極推進低效用地再開發(fā),將863.15公頃土地納入低效用地再開發(fā)計劃,其中,659.16公頃已進行再開發(fā)利用,再開發(fā)率達76.36%,增收土地出讓價款65.69億元。積極探索多項節(jié)約集約用地的新技術模式,得到國家充分肯定。
耕地質量提升工作穩(wěn)步推進。“十三五”期間,全省耕地質量評價等級從2016年的5.17等提高到2020年的4.17等,提高了1個等級。我省堅持“藏糧于技”,持續(xù)推進化肥減量增效,減少不合理化肥投入,穩(wěn)步提高化肥利用率。持續(xù)完善基礎設施建設,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清查評估,建立管護機制,制定了《吉林省農田建設項目管理實施辦法》《高標準農田建設評價激勵實施辦法》;積極開展秸稈還田、增施有機肥、耕地輪作制度試點、深松深耕、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等工作,實施保護性耕作面積達1852萬畝。
違法用地打擊力度持續(xù)加大。“十三五”期間,按照國家要求,全省開展了違建別墅問題排查、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問題清查整治、堅決制止耕地“非農化”、防止耕地“非糧化”等一系列重大行動;利用遙感影像提取發(fā)現(xiàn)違法占用黑土區(qū)耕地的效率,加強違法亂占耕地預防和查處,完善違法線索移交機制,最大限度從源頭上防止違法問題產生。自然資源管理秩序持續(xù)向好。
耕地保護制度建設漸成體系。為規(guī)范黑土地保護、監(jiān)測、建設和監(jiān)督管理行為,我省出臺全國首部黑土地保護法規(guī)《吉林省黑土地保護條例》,印發(fā)《關于加強耕地保護和改進占補平衡的實施意見》,修訂《關于印發(fā)〈吉林省市(州)級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辦法〉的通知》,形成常態(tài)化的監(jiān)督考核工作局面。積極探索耕地保護途徑,制定《關于健全生態(tài)保護補償機制的實施意見》《關于建立健全耕地保護獎勵補償機制的意見》,5年來共制定下發(fā)33項省級政策性文件。
聲明:農機大全所有(圖文、音視頻)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,僅供網友學習交流,版權歸原作者。若您的權利被侵害,請聯(lián)系 56325386@qq.com 刪除。
載注明出處:http://m.wgjtg.com/news/24758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