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護性耕作水稻施肥技術有哪些要點?
保護性耕作水稻施肥技術有哪些要點?
稻田保護性耕作技術是 近年發(fā)展起來的集沃土工程、節(jié)水農業(yè)和生態(tài)保護于一體的 稻田耕作新技術,它包含了免耕栽培,秸軒還田,節(jié)水灌溉,水 稻拋栽和秋、冬作物撒播等幾項省工省力省水省錢的先進技 術,它是將覆蓋栽培、免耕栽培、節(jié)水灌溉、保持水土、保護生 態(tài)融于一體的綜合技術。保護性耕作條件下水稻施肥采用“前輕、中促、后?!笔┓史?,即輕施底肥,早施、重施追肥。
保護性耕作的補灌技術要點是什么?
??保護性耕作的補灌技術要點:(1) 小麥補灌技術由于保護性耕作技術容易造成 土壤緊實度不夠,冬季易“跑風”傷根,加上秸稈還田量過大或土質過黏的地產生凍害死苗,因此在土壤墑情不足時,應澆凍水。小麥生育期最關鍵的灌水期是拔節(jié) 期澆春季第一水。一般情況下,拔節(jié)期澆水時可根據當 時苗情狀況適當提前錯后,時間范圍為起身后期(早拔 節(jié)水)至旗葉露尖(晚拔節(jié)水)。
??苗越壯,群體越大, 越要后延。苗偏弱、群體偏?。ㄓ袝r可能由于特殊氣象 原因造成)可適當提前。其主要目的是為了促進根系的 下扎,培育上下均發(fā)達的根系結構,調整群體的合理發(fā) 展,避免中期郁閉和后期的貪青早衰。第二水的關鍵期 在小麥抽穗開花前后,視苗情、天氣狀況,時間范圍為 挑旗后至開花結束。
??一般情況下澆這兩水即可,如遇后 期干旱,可再補澆一次灌漿水。(2) 玉米補灌技術根據玉米階段需水規(guī)律,高產 玉米一般灌溉4次,即播種水、拔節(jié)水、孕穗水和灌漿 水。生產上具體灌溉應根據土壤水分狀況合理運用。 即:播種時土壤田間持水量一般在70%左右;拔節(jié)期應 使土壤田間持水量保持在70%以上;從拔節(jié)至抽雄受精 是玉米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時期,一般占總需水量的 30%~40%,應保持土壤田間持水量70%~90%;灌漿 期應使土壤保持田間持水量75%左右。
??多年的試驗表 明,在缺水情況下,多澆1次灌漿水玉米可增產8。0%, 在干旱年份增產更為顯著。抽穗到灌漿期是最需要水的 時期,一般玉米從抽穗前10天到抽雄后10天的這段時 間對水分最敏感,是玉米需水臨界期,缺水對產量影響 很大。(3) 水稻補灌技術保護性耕作下由于具有一定的節(jié)水潛能,水稻灌溉可采取節(jié)水灌溉技術。
??即稻苗(秧苗)本田移栽后,移栽后的5~7天內田面保持5~25毫米薄水層返青活苗,在返青以后的各個生育階段,田面不建立灌溉水層,以耕層土壤含水量作為控制指標,確定灌水時間和灌水定額。具體指標為,移栽后返青至有效分蘗臨界葉齡期,濕潤秧為一 15- 10千帕,旱秧為一20~一 15千帕;有效分蘗臨界葉齡期至二次枝梗分化期,濕潤秧為一25-- 15千帕,旱秧為一40~一20千帕;二次枝梗分化期至出穗后20天,濕潤秧為一 15^10千帕,旱秧為一25~一15千帕;出穗后45天,濕潤秧為一25~一20千帕,旱秧為一35- 25千帕。
??楊建昌課題組多年的研究表明,節(jié)水灌溉后水稻的產量及品質均有所改善。
聲明:農機大全所有(圖文、音視頻)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,僅供網友學習交流,版權歸原作者。若您的權利被侵害,請聯系 56325386@qq.com 刪除。
載注明出處:http://m.wgjtg.com/news/19023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