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南景洪:荒灘變良田 種出高產糧
云南景洪:荒灘變良田 種出高產糧
11月24日,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罕鎮(zhèn)面積達3300畝的國土綜合整治(提質改造)項目,傳來畝產稻谷600公斤,單季產糧198萬公斤,產值達396萬元的喜訊。昔日的荒灘,成為了高產良田。
這個由西雙版納州自然資源和規(guī)劃局作為主體實施單位的項目,從今年4月1日正式進場開始實施,在半年時間內不僅完成了土地綜合整治工程實施,水稻種植、管護和收割,還完成了鄉(xiāng)村旅游配套設施建設工作的項目。
“這個采用瀾滄江灘沙壩改造的項目,實施中得到了州委、州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視。”州自然資源和規(guī)劃局副局長李玫介紹說,實施工程中采用州級統(tǒng)籌實施取得了縣市級自主實施、資金籌集方式、施工期限和種植管護模式等多項突破,并且為西雙版納實現(xiàn)了3300余畝耕地的增量。
通過縣市級自主實施等突破,解決了縣級資金不足和項目周期過長的矛盾,州發(fā)改委在15天內完成項目立項批復,各相關部門相互配合強力推進實現(xiàn)了項目推進“一條線”進程。同時項目實施的6.29億元全額由州級財政籌集資金,最大限度地保證了項目資金的撥付。并且將此類項目一般需要18個月的周期時間,縮短到了6個月,體現(xiàn)出了最短時間、最高效率和最好的效能。
“我們改變以往項目與種植管護分離的模式,將水稻種植和管護也一并納入到項目管理工作中,成為了這個項目實施的最大亮點?!崩蠲嫡f,推出“項目實施+種植管護”一體化模式,不僅讓土地租金及補償款一次性撥付到農戶手中,后期管護種植還為農戶提供了就業(yè)機會,讓村民得到了雙重實惠,同時也帶動了當?shù)剞r村經濟的發(fā)展。而且還起到了防止耕地“非農化”和基本農田“非糧化”問題發(fā)生的作用,保證了耕地占補平衡項目實施的真實性。
據(jù)介紹,由于引進了專業(yè)的農業(yè)種植技術,并突破了項目服務機制,通過招投標引進管理服務公司、全過程工程審計、財務審計公司,確保項目按時、按質、按標準完成。項目實施通過科學和專業(yè)的方式有效治理了土地退化,并成功解決了土壤污染預防和病蟲害防治等問題,為穩(wěn)定糧食產能、促進農民增收奠定基礎,使新開墾的耕地重回綠色和健康,“藏糧于地、藏糧于技”戰(zhàn)略方針得到全面落實。這樣的項目的管理模式,開創(chuàng)了耕地占補平衡工作先例,釋放了強勁發(fā)展活力。
聲明:農機大全所有(圖文、音視頻)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,僅供網友學習交流,版權歸原作者。若您的權利被侵害,請聯(lián)系 56325386@qq.com 刪除。
載注明出處:http://m.wgjtg.com/news/14958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