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地區(qū)二手農機網(wǎng)點有哪些:蕪湖殷港記憶丨老農機廠 · 下篇
轉載:殷港小鎮(zhèn)微信平臺
2017.12.14
地點:老街農機大院舊址
人物:殷昌華 73歲 1945年生
1973年易太人民公社任命殷老為易太農機廠主任,管理生產和制造簡單的拖拉機配件,當時廠里的員工有五六十人。那時人們在經過小鎮(zhèn)上的農機廠時,就能夠聽到院內日夜不停歇的聲響,一聲接著一聲的 “哐、哐……”,從院內車間傳來,向鎮(zhèn)子外的田野里散開去。
當農機廠自主制造的第一臺水泵下線時,工人師傅、農民兄弟奔走相告,好不歡欣。
到了1979年,農機廠日漸壯大,員工增加到了將近百號人。當時全公社有大型拖拉機6臺,手扶拖拉機71臺,機器代替了人力,這耕地面積達到了一萬畝。
在農機廠工作辛苦地很,一天下來,滿身油污。廠內實行24小時三班輪流倒制度,加班加點生產農機配件。輪到自己夜班時,很困;周圍轟隆隆的機器聲,很吵;但是止不住自己的困意,便去找個椅子,靜靜地打個盹兒,休息片刻。
田野上,時??梢娹r機廠搶修班的師傅們悉心維修保養(yǎng)機器,當田頭的機器又重新轟鳴時,師傅們、農民們的歡笑是那般的酣暢。
文化大革命的時候,全國都盛行上山下鄉(xiāng)的運動。一批知青下鄉(xiāng)到殷港,殷老手下就帶了倆徒弟,一位叫徐建森,另一位叫陶躍進。這些知青正18、19歲的年紀,很好學,虛心地跟在老師后面學習著技術,對老師也畢恭畢敬。后來,陶躍進去了蕪湖市的軸承廠工作;徐建森是方村人,只知道他哥哥給介紹下鄉(xiāng)來學習,之后回到哪里工作就不得而知了。
農機廠的機器做得好,就時常會有領導來參觀,最盛大的一次“1975年安徽省農機工作會議”就在農機廠拖拉機站開的。當時彩旗飄舞、鑼鼓喧天,來了100多人,有省級、市級、地區(qū)級的領導。他們視察了農機廠各個車間的生產環(huán)節(jié),與師傅們親切交流。殷老激動地跑前忙后,活動結束后,還總結出一篇經驗報告,交了上去。
時代更迭,農機的使用替代了人力。農民是欣慰的,祖祖輩輩再安徽地區(qū)二手農機網(wǎng)點有哪些也不用安徽地區(qū)二手農機網(wǎng)點有哪些風雨無阻,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一耕一耘。多虧那一聲聲響,才有了一代代的革新,才最終解放了農業(yè)。
廣告咨詢:18215288822 采購熱線:18215288822
聲明:農機大全所有(圖文、音視頻)均由用戶自行上傳分享,僅供網(wǎng)友學習交流,版權歸原作者。若您的權利被侵害,請聯(lián)系 56325386@qq.com 刪除。
載注明出處:http://m.wgjtg.com/ershou/79435.html